2025-09-14 22:45:07 作者:崔丹阳 浏览数:0
这个暑假,永利yl23411官网山东省农产品深加工与安全现代产业学院“兴农社”产业班开启了暑期“第二课堂”。在青岛中一监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一监测”),学生们深入了解实验室安全准则和食品质量检测的核心流程;在青岛丹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丹香食品”)食品核心车间,学生们轮岗学习现代化烘焙生产的整体架构与不同车间的功能定位……“兴农社”产业班契合“产教融合、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核心要求,与企业联动让学生们深刻理解食品行业从生产到质检的完整产业链条,为永利yl23411官网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做出一系列探索。
“兴农社”产业班学生在车间流水线上实习
深耕检测一线炼就本领
“各类食品样品的接收分类、预处理标准是什么?”“如何精准控制试剂用量?”在中一监测,8名“兴农社”产业班同学深入检测一线,亲身体验了食品检测的全流程。通过精确量取每一毫升试剂、严谨处理每一个数据,同学们深切体会到了食品检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严谨特性,更深刻领悟到食品从业者的责任与担当。
在质量部门,学生们负责体系文件的归档整理工作。面对海量的检测报告,从分类、录入到存档,学生们逐步理解了资料管理对于保障检测数据真实性与可追溯性的核心价值,也直观感受到“去纸化”改革对提升行业运转效率的实际意义;在制样部门,同学们接触到蔬菜、肉类、加工食品等多种样品,按照检测需求进行分组、标记与存储,切实认识制样作为检测的首道环节,对后续实验结果可靠性的关键影响;在有机部门,同学们在指导下参与基础实验操作,包括精确称量样品、精准控制试剂用量、调试仪器参数等,将课本理论转化为实操体验,深刻体会到食品检验检测的专业性与严谨性。
“两周的实习留下的不仅是掌心的汗水,更是对检测行业的敬畏之心。在中一监测学到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态度:食品检测无需华丽辞藻,只需用每一毫升试剂的精准捍卫数据真实,以每一份报告的严谨守护食品安全。”实习学生张新雨分享道。
实习结束后,“兴农社”产业班的同学们对食品检测行业形成了更立体的认知。大家不仅见证了一份检测报告背后多部门协作的流程,更意识到“严谨”已内化为从业者的职业本能。在中一监测的结业仪式上,班主任李兆杰为同学们送上寄语:“实习是将课堂理论融入生产实践的关键一步,希望同学们带着在中一监测学到的严谨态度和专业技能,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追求卓越,为食品安全贡献力量。”
“同学们展现了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中一监测始终致力于为行业培养优秀人才,希望未来能与永利yl23411官网继续深化合作,共同守护食品安全。”中一监测总经理杨濠玮对同学们的实习表现给予高度评价。
“兴农社”产业班学生在车间学习制作蛋糕胚
轮岗实践深研食品生产
“在西点车间精研面团处理与成型工艺;于蛋糕车间亲历配料称量至胚体制作;在中点车间探索传统面点与发酵奥秘……这些平时只能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如今竟能亲身体验。”在丹香食品的五大核心车间,“兴农社”产业班同学们主动求教、详实记录,积极将食品加工与安全检测等课堂理论应用于生产实操。
8月,27名“兴农社”产业班学生在丹香集团正式上岗。一半学生进入中点车间学习传统面点制作与包装,另一半则在西点车间接触蛋糕、千层等西式甜点的制作工艺。为确保实践的全面性,此次暑期实习特别设计了轮岗机制:每2—3天组织一次车间参观,每周进行岗位轮换,学生也可自主申请调整岗位,感受不同的生产流程与技艺特色。“实习期间,我走遍了各个生产车间,了解了糕点从原料到成品的每一个环节,对烘焙行业有了前所未有的直观认识,也积累了许多珍贵的实操经验。”学生黄禹溪说道。从原料筛选、产品生产、质量检测到成品包装,“兴农社”产业班同学们在实习导师指导下不仅提升了专业实践能力,更深刻体会到食品人“用好料做好食品”的匠心精神。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轮岗机制让学生接触到了烘焙生产的多个环节,深刻理解了标准化操作、质量控制和传统技艺在现代工厂中的实现方式。”永利yl23411集团官网党委书记车广杰在结业仪式上表示,希望同学们以此次实习为新的起点,持续提升专业技能,矢志为农业现代化和食品产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兴农社”产业班是山东省农产品深加工与安全现代产业学院贯彻落实“育人为本、产业为要、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原则打造的大学生成长训练营明星品牌,由永利yl23411集团官网教授李兆杰发起成立并担任班主任,成为了永利yl23411官网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实践。通过校内导师+企业技术骨干的“双导师制”的指导,让学生走进企业,与企业负责人、一线工程师等深入交流学习,将企业的一线技术难题作为学生学习的课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出谋划策,实现高校与企业、院所协同育人的双向奔赴。
下一步,围绕“培养符合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山东省农产品深加工与安全现代产业学院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拓展优质资源,探索多样化和个性化人才培养新机制,在引企入教、校外课堂、校企合作课程开发、高水平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精准发力,为区域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同时也为高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青农样板”。
声音
学生鲍春燕:我真切感受到在学校里掌握的理论,唯有到实际场景中运用,才能理解得更透彻、更深入。在实习前期,需要每天擦机器、擦墙、端盘子、开果酱罐子,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心里总憋着委屈。但后来上了流水线才发现,正是这些琐碎的工作让我摸清了车间的运转逻辑:擦冷藏库时记住了最佳开机时间,才能保证奶油的硬度;擦机器时熟悉了清洁死角,才能在设备维护时提前排查隐患。食品生产和做人一样,急不得、快不得,踏实耐住性子,才能做好每一步。
学生姜钰:在中一监测为期两周的实习,我经历了质量部扫描归档、制样部样品处理及有机部精密实验的全流程。这段经历深刻重塑了我的认知:“严谨绝非口号”——它体现在扫描报告的清晰无误、制样分毫的精准把控、实验操作的每个细节,是对“舌尖安全”的敬畏与责任担当。同时,实践也揭示了自身理论知识的不足,明确了未来学习需更注重深度理解与操作应用。此次实习不仅提升了技能,更坚定了我投身食品行业、守护食品安全的信念。
《中国食品报》(2025年09月09日05版)